案例一
面积:13亩
水质指标:PH:8.2 氨氮、亚硝酸盐正常
池塘情况:放苗3天后发现鱼体表面有红点,吃料情况一般,不愿吃料
观察体表判定为锚头蚤寄生感染
治疗方案:
第一天,使用锚头蚤灭,1瓶1亩
第二天,使用三效硫酸铜巩固疗效消毒,1瓶2亩
锚头蚤在水中一年四季均有,夏秋季较多。水温低时,会潜入鱼鳞下过冬,当水温达到15℃左右时,就开始滋生。锚头蚤对鱼种和成鱼均可造成危害。对鲢鳙鱼危害最大,可造成鲢鳙鱼种大批死亡。被锚头蚤寄生的患病鱼,表现为焦躁不安、减食、消瘦。它主要寄生在鱼儿与外界接触的部位,使其发炎红肿,影响吃食和呼吸,最终导致死亡。若寄生在鱼儿口腔中,则患病鱼嘴巴一直开着,称“开口病”;若寄生在鳞片和肌肉中,造成鱼儿体表面出血和发炎;老虫阶段寄生部位的鳞片往往有“缺口”,寄生处伤口不规则,给其他病菌入侵开了方便之门。因此,被锚头蚤寄生的患病鱼,往往还会并发其他疾病。
面积:30亩
水质指标:PH、氨氮、亚硝酸皆正常
池塘情况:鱼体表面竖鳞,眼睛突出,体表发红,鲤鱼有死亡情况
治疗方法:使用片片杀每包2.5亩全吃泼洒,也可使用戊二醛、碘制剂全池泼洒
主要流行于冬末初春,一般当水质恶化或鱼体受伤时,经皮感染。发病严重时可引起患病鲤的亲鱼死亡率高达85%。
引起竖鳞病的细菌有:点状极毛杆菌、水型假单胞菌、嗜水气单胞菌等等。在水温低的季节,尤其是越冬之后的鱼,体质较差,抵抗力也弱,容易患病。再有就是受伤后,容易部分立鳞,换水频率不宜过大。
病鱼离群独游,游动缓慢,无力。疾病早期鱼体发黑,体表粗糙,鱼体前部的鳞片竖立,向外张开像松球;而鳞片基部的鳞囊水肿,内部积聚着半透明的渗出液,以致鳞片竖起。
严重时全身鳞片竖立,鳞囊内积有含血的渗出液,用手轻压鳞片,渗出液就从鳞片下喷射出来,鳞片也随之脱落。
病鱼常伴有鳍基、皮肤轻微充血,眼球突出,腹部膨大,腹水等症状;病鱼贫血,鳃、肝、脾、肾的颜色均变淡,鳃盖内表皮充血;病情严重的鱼体鳍基部充血,鳍有腐烂的现象。
患病鱼体游动迟钝,呼吸困难,腹部向上,2至3天后即死亡。
版权所有:山西华兴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电 话:0359—4362286 传 真:0359—4362289
邮 箱:1037068025@qq.com 网 址:www.sxhx.net 地 址:山西临猗庙上南街工业园区1号 后台管理
技术支持:龙采科技集团 晋ICP备15001132号
|